炒股配资软件 带着心智障碍的孩子就住不进养老院,人大代表建言浦东立法破解“老养残”难题

发布日期:2024-07-29 09:09    点击次数:194

  “我们老了,带着心智障碍的孩子住不进养老院,怎么办?”今年76岁的鲍白,有一位智力残疾的女儿炒股配资软件,因为女儿年龄还不满60岁,她自己一直面临无养老院接收的困难。事实上,由于上海的养老服务机构“不接收父母带着心智障碍的60岁以下孩子入住”“也不接收60岁以下心智障碍患者”,家有心智残障子女的老年父母群体普遍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

  上海市人大代表、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坚发现,心智障碍孩子的父母并不仅仅是在关注自身的养老问题,他们的深层焦虑在于:我走了,孩子怎么办?子女监护权交给谁放心?身后财产托付给谁靠谱?子女未来长期生活照护的场所又在哪里?万一出了状况,谁来托底?“他们提出的‘人、财、所、底’的焦虑非常现实,需求也非常迫切。”吴坚说。

  近年来,上海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多次开展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跟踪调研,对“老养残”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本市持证残疾605601人,其中智力残疾56794人,精神残疾53971人,心智障碍人员共计110765人。从近两年病患数据看,这类群体数量在加速增长,覆盖家庭数量也相应扩大。

  受养老法规和政策限制,本市养老机构只能接收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尽管“十三五”期间本市个别养老机构运营过“老养残”项目,但因不符合相关规定被要求整改,这让“养老机构内设置家庭照护单元”更加难以推进。此外,市民政、市残联2022年11月《关于十四五期间建设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机构和床位的实施意见》,要求每个区建立一个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机构,并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2000张床位,但目前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状态,短时间无法满足心智障碍人员“安养”需求,也无法改善“老养残”供给端“僧多粥少”的局面。

  吴坚了解到,国内一些省市针对“老养残”也做了一些探索,因种种因素探索效果并不理想。这次两会,吴坚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发挥浦东新区法规“立法试验田”作用,通过立法打通堵点,让心智障碍家庭在财产安排和托管机制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应建立特殊需要信托制度监管机制。”吴坚建议,政府支持非营利性信托机构从事和推广特殊需要信托业务,信托机构与投资公司分离,政府担保信托本金,并补贴一定营运管理费用,同时组建专业的监管委员会,定期评估和考核相关情况。

  对于父母身故且无近亲属的心智障碍人员,他建议探索在属地街镇下属居委会建立“公共监护”制度,指定监护人或明确监护机构,作为受托人与信托机构建立特殊需要信托,并通过公证等途径,确保家庭财产用于心智障碍人员的养老照护。

  吴坚建议加快“老养残家庭照护”供给力度。他认为,目前的“认知障碍照护单元”或“十四五”规划的2000张“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床位”是针对老年人的,而非针对“老养残”模式中的“心智障碍”患者,要加强统计、摸清底数炒股配资软件,加快规划科学建设“老养残”家庭照护单元。